在桥梁馆大厅东南,绿植环绕中安放着一座半身塑像,他面带微笑,一旁墙立面上挂有他的题字——“理论联系实际,发展桥梁科技”。他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两院院士、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
学精勤苦得,发奋求立身
1913年4月13日,李国豪出生在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莲塘村的一个客家家庭。1929年,在说服父亲同意自己继续学业后,16岁的李国豪来到上海,从一百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入同济大学,与同济的缘分一结便是一生。2年德语学习后,李国豪升入本科并选择学习工科,虽然身处乱世,家境贫寒,他仍发奋学习,坚持完成了5年本科学业,于1936年以全优成绩毕业,是同济大学历史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后留校担任助教。
国破需勇士,兴国需英才
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同济大学开始长达8年的颠沛流离。1938年秋,受同济德籍教授推荐,李国豪暂别同济,赴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深造。1940年,李国豪的博士学位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的实用计算方法》通过答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翌年论文发表在《钢结构》杂志上,“悬索桥李”的称呼不胫而走。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战争结束后,一听到可以回国的消息,李国豪谢绝导师的挽留,举家辗转于1946年夏归国。回到同济任教,李国豪的目的只有一个——报效祖国,从此再没离开同济。
夜黑真理明,雪霁见春光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李国豪被批斗、囚禁、强迫劳动,即使处境艰难,他仍心系国家桥梁事业发展。在囚室中,他“赤手空拳”开展科研,解除囚禁后,他又想方设法找材料做试验,最终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稳定与振动问题,并完成了专著《桁梁扭转理论:桁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和《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李国豪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唯有坚持,可见灿烂黎明。
事经方知难,实干交答卷
1977年,李国豪复出担任同济大学校长。百废待兴,有希望也有挑战。他一方面组织推动同济大学的“两个转变”,一方面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工程的规划和实施,建言献策。作为享誉世界的桥梁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李国豪推动创立了桥梁抗风、抗震和抗爆动力学科,促成了南浦大桥、虎门大桥的自主设计建造,力排众议支持了宝钢、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在李国豪的领导和指引下,同济桥梁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国家建设贡献了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架起了一座基础牢固的科技桥梁。
大爱何须言,桃李自成蹊
一座桥的设计基准期是100年,一个人对桥梁事业的热爱可以是永远。时光流转,岁月匆匆,同济桥梁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学生从五湖四海汇聚于此,又在学成后意气风发奔赴祖国乃至世界各地。李国豪曾说过“我一生梦寐以求的就是在祖国的大江大河上建造最大的悬索桥”,在一代代同济桥梁人的参与和接力下,不仅悬索桥,各类大桥均变为现实。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卢浦大桥、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西堠门大桥、泰州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一座座壮丽桥梁跨越江河湖海、沟通地域人心,为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李国豪爱国爱桥精神的感召下,同济桥梁始终坚持为国家建设贡献创新智慧,中国桥梁事业生生不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大步迈进,在各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济桥梁人将继续坚持与祖国同行,同舟共济,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为将中国建设成为桥梁强国矢志拼搏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坚实力量,这也是我们纪念李国豪校长诞辰110周年的最好方式。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