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教授
电子邮件:
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桥梁工程学科奠基人,同济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李国豪(1913.04.13-2005.02.23),广东梅县人,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著名桥梁结构与结构力学家,同济大学桥梁工程学科奠基人和学术总带头人。毕生从事工程力学、桥梁结构、工程抗震和抗爆的教学、科研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历任同济大学教授、土木系主任、工学院院长、教务长、副校长、校长(1977—1984)、名誉校长(1984—2005)等。
1929—1931年在国立同济大学预科学习,1931—1936年就读于国立同济大学土木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36年留校任结构力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助教,1937年代替离校的德国教授讲授钢结构和钢桥课程。1938年秋获德国洪堡奖学金资助赴德国达姆施塔特(Darmstadt)工业大学专攻桥梁工程及结构力学,并由于大学学业特别突出被破例批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1940年以“悬索桥按二阶理论的实用分析方法”(德文)的论文获工学博士学位,并在欧洲桥梁工程界被誉为“悬索桥李”。1942年以“刚构分析的几何方法”的论文成为第一位获得德国“特许任教工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在德期间发表的重要论文还有“弹性平衡分支的充分判别准则”及“桁架和类似体系的结构分析新方法”等。
1946年夏回国,先后任上海市工务局工程师、同济大学土木系教授兼系主任和工学院院长。1952年任同济大学教务长。同年全国院系调整后,他领导学校的专业建设,创建了桥梁工程专业,并先后出版了该领域中国第一部中文教材《钢结构设计》和《钢桥设计》。1955年开始培养桥梁工程研究生。1956年任副校长,不久创办工程力学专业,并亲自讲授板、壳力学,培养首批工程力学专业大学生。1959年组建上海力学学会,任理事长直至1980年代。1960年代初,组建结构理论研究室,从事抗核爆炸结构工程的研究,不仅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人才,而且组织和促进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1965年撰写出版专著《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初版(1991年再版)。“文化大革命”期间,在逆境中研究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稳定和振动问题,并于1975年撰写出版专著《桥梁扭转理论—桁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1977年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同时从1970年代开始,结合工程实际致力于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研究,出版专著《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初版(1977年)及再版(1987年),“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获1977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后来又将用于梁式桥的方法推广于研究拱桥和曲线桥的荷载横向分布,其研究成果“桥梁实用空间分析理论及应用”获1982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各类型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统一理论与实用计算”获1993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开始从事桥梁抗震研究,并带领助手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其中“桥梁抗震理论”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77年10月,出任同济大学校长,提出“两个转变”的方针,即由土建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转变,由一般国内高校向国际性学府转变。他在恢复土建类专业的同时,大力筹办数、理、化、机、电和管理等专业,并恢复和新建八个研究所、室,开展科研和培养研究生工作。1979年在同济设置德语专业,同时受教育部委托,设立留德预备部,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和聘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他还重建结构理论研究所,领导和参加地震工程与防护工程、工程抗震和抗爆及风工程方面的研究并指导博士研究生,先后主编出版了《工程结构抗震动力学》(1980年)、《工程结构抗爆动力学》(1989年)、《桥梁与结构理论研究》(1983年)和英文版专著《箱梁和桁梁桥的分析》(1988年)。此外,他还担任《辞海》副主编和土建分部主编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主编等。同时,组建桥梁研究室,开展桥梁空间分析、稳定、抗震、风振和车辆振动等方面的研究,培养了一批博士研究生,并由此形成了地震工程和桥梁工程两个研究中心。
在学术组织活动方面,1980年代起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79—198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79—1990)、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五届理事长(1984—1993)及名誉理事长(1993—2005)、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及名誉主席、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198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席及名誉主席以及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常任执行理事、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缆索悬吊桥梁技术委员会”委员和顾问、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名誉会员、美国结构稳定研究会通讯会员等诸多学术职务。1981年,作为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的多年会员和中国组组长,被国际桥协推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1987年秋又荣获国际桥协授予的“国际结构工程功绩奖”,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学者。
在参与重大工程建设方面,1950-1960年代,任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工程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主任委员。1979年起,任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技术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对宝钢工程免于停建和解决桩基水平位移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成果“宝钢引水工程咨询”先后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8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宝钢工程调整综合论证”获198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80年代起先后担任上海南浦大桥专家组组长、汕头海湾大桥和虎门大桥等顾问组组长,参加上海杨浦大桥、江阴长江大桥等的技术顾问工作,并为我国桥梁界争得设计建造大跨度斜拉桥和悬索桥的自主权,从而为促进我国桥梁工程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1987-1990年,在担任中国科协常委期间倡议和组织领导了重点决策咨询课题“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为国家提出了多项重要建议,课题成果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代初,与世界著名结构工程专家林同炎教授携手创立工程咨询公司,从事跨长江口和杭州湾交通通道的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等10余部。
1955年当选首批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被授予联邦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荣誉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获中国科学界最高荣誉—陈嘉庚技术科学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科学奖),2003年被评为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由于他为发展中德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所做的贡献,联邦德国政府于1982年春在歌德逝世150周年纪念之际授予他“歌德奖章”。1987年春,德国总统授予他“大十字功勋勋章”。曾任第三届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上海市政治协商会议主席(1983—1988)、全国政协常委。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