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础
发布时间:2020-07-17        浏览次数:1007
姓名:范立础(1933-2016)

职称:教授

电子邮件:

研究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委员会常务前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CCES)前副理事长(2000-2010),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IABSE)中国国家团组前主席(2000-2010)

       范立础(1933.06.08-2016.05.03),浙江镇海人。著名桥梁及结构工程学家,我国桥梁抗震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同济大学桥梁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

       1951-1955年在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结构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96-)等。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在李国豪教授领导下建立桥梁抗震研究组,在国内率先开展桥梁抗震理论及工程应用的研究。分课题主持“桥梁抗震理论”成果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内最先推出了桥梁平面杆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程序。分课题主持“轻轨交通关键技术研究”获国家“七五”攻关集体荣誉奖及1992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率先研究了橡胶支座减隔震设计理论,对结构综合影响系数的合理取值进行了理论分析,被1989年版《公路工程抗震规程》采纳,获1993年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首次提出“二水准设防、二阶段设计准则”,率先提出大跨度桥梁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理论和计算方法,研制了具有空间弹塑性变形性能的梁柱单元、空间非线性支座单元、边界弹簧单元以及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多点激励和CAD功能的桥梁抗震分析软件,在国内40余座大跨度桥梁的抗震性能研究中得到应用。在1993年上海杨浦大桥抗震研究中,针对锚墩地震力影响及时提出采用冲击销减隔震的原理,改善了结构设计,这一预见的正确性在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斜拉桥锚墩支座破坏的震害中得到证实。研究成果“大型桥梁抗震、减隔震研究”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针对我国城市高架和复杂立交工程日益增多的形势,根据美国和日本的震害教训,首创复杂立交桥空间耦连抗震设计方法,彻底改变了国内外将其分离为独立高架桥进行抗震分析的状况,成功应用于上海市南北高架三层独柱式立交桥的抗震设计和亚洲最大的立交工程——上海莘庄互通式立交抗震评估中,“成都路独柱式多层立交结构抗震研究”成果获199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对上海拟建的高架道路与地铁轨道交通合用的双层高架系统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震害教训首次提出“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准则”,研制了轨道系统的单元计算模式,应用了延性抗震设计方法和能力保护等准则,并编写了双层高架桥抗震设计指南。2000年,“桥梁抗震理论与应用”成果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完成国家攀登B计划研究项目“重大土木及水利工程安全性及耐久性的基础研究”获2000年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进入本世纪以来,开展重大桥梁工程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研究,提出和开创了桥梁结构易损性、基于全寿命桥梁结构性能设计的研究方向,主持编制我国首部《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及《上海市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程》,“特殊桥梁抗震理论与减震技术”成果获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成果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上海高校也是同济大学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个人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此外,结合中美合作抗震项目,进行了采用钢板茄克、FRP茄克、环氧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加固的桥墩振动台模拟试验研究,为桥梁抗震控制和加固技术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手段。

        主持完成国家攀登B计划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和重大工程科研项目40多项,包括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广东虎门大桥、江阴大桥、汕头海湾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和三桥、上海卢浦大桥、润扬大桥、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苏通大桥等20余座重大桥梁工程的抗震研究。研制的一、二代橡胶抗震支座、双曲面减隔震支座以及缓冲挡块获10多项国家专利,并在多座桥梁中得到应用。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1988年)、《桥梁抗震》(1997年)、《公路桥梁抗震设计》(1997年,英文版)、《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及应用丛书》(2001年,共4册)等著作。其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已成为桥梁界的经典著作,对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006年起,领导筹建教育部“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多功能抗震试验研究基地,至2012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试验设施由“多功能振动台试验系统”、“地锚和反力墙试验系统”和“大型液压加载试验系统”三部分组成,其规模和试验能力居于世界领先。在参与重大桥梁工程建设方面,曾先后担任广东伶仃洋大桥工程顾问委员会顾问、扬中长江大桥技术顾问组组长、汕头岩石大桥专家顾问组成员、广东南澳跨海大桥施工图设计顾问、江阴长江大桥设计联合体技术顾问、虎门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汕头海湾大桥技术顾问组副组长等工作。

       在学术组织活动方面,先后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第三至第五届理事长(1990-2002)、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振动控制分会副理事长、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桥梁大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1992-)、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副理事长(2000-2010)、建设部、铁道部科技委委员、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委员、《土木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学报》编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国际东亚-太平洋结构工程与建造会议(EASEC)指导委员会委员及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中国团组主席(2000-2010)等学术职务。1986年,参与发起和组织了EASEC系列国际会议(至今已召开8届);1993年,承办了中美日结构控制研讨会,组织完成了3项中美合作科研项目;1995年,发起和组织中国-加拿大-埃及三国结构抗震学术讨论会(至今已承办3届);2002年,建立为期4年的中美特殊桥梁抗震设计合作研究和系列学术讨论会(2002—2005年),对中美两国在桥梁抗震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在教育教学方面,1987年主编桥梁专业用《桥梁工程》(上、下册)交通部统编教材,先后被全国13所高校选用,1992年获交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年修订再版,199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修订为第三版《桥梁工程》上册(土木工程专业用),2003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百本精品教材”,该系列教材已成为国内《桥梁工程》的经典教材。主持《桥梁工程》课程建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005年)和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指导培养硕士生30余名,博士生34名,博士后研究人员6名;指导的1篇博士论文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学名师,2013年获第三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

       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茅以升桥梁大奖(个人成就奖),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