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迎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李志胜总工一行
发布时间:2018-03-23        浏览次数:6991

2018年3月21日,同济大学桥梁馆一楼报告厅,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李志胜总工一行来访同济大学,双方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洽谈。会议由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主任孙利民教授主持,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宪忠,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凌建民,创新研究院院长李兴华和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李志胜分别致辞。

 

会议伊始,桥梁工程系主任孙利民教授对到场领导,教师及嘉宾进行了欢迎致辞。孙主任首先对与会领导进行了介绍,之后表示桥梁工程系与浙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一系列工程项目中有着深入合作。这次李总一行来访,既是对已有合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进一步加强双方共建的有利推动。

 

之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宪忠教授从科研、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土木学院的现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土木工程学院作为同济大学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每年拥有经费多,课题多,承担重大项目多,成果多,担任重要学术组织要职人数多。学院学术实力雄厚,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讲话中,赵院长着重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土木工程学院作为学校试点学院,正在推行导师制改革,并通过本科生联合毕设和研究生专业实践等措施实现全方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已与众多机构、企业和研究机构设立了实习实验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希望一方面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价值人才,一方面也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赵院长表示,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学院将建成四个高峰学科方向,即重大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理论与技术方向、结构全寿命设计理论与维护技术方向、岩土工程与地下空间安全理论与技术方向和智能建造技术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应用相互促进,产、学、研一同合作,校企联合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凌建民院长对交通运输学院的科研及发展情况也进行了介绍。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现有五个系科,一个研究院及一个研究中心。作为国内最早成立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机构,拥有一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两个重点二级学科,近年来荣获交通领域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多项。学院与校内外共建了包括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共建研究中心、交通部平台及其他与国家、地方政府、研究所与院校和企业合作的多个平台。

凌院长还谈到交通领域目前两个重要的学科方向:交通全时主动安全和全息交通系统,希望通过一系列技术研究成果实现交通零伤亡、零排放、零延误和零失效,为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建设交通强国计划打造面向未来的交通系统。浙江省目前在交通建设领域有着巨大的需求,且正在不断发力,学院希望与浙江省政府和相关企业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为浙江省、同济大学共谋发展。

 

代表创新研究院出席本次会议的李兴华院长也表示非常高兴今天接待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一行。李院长简要介绍了创新研究院的设立初衷和目前的发展,并谈到了对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李院长谈到,在社会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以往的政企、校企合作模式难以实现价值创造的最大化,必须整合政、产、学、研、资全链条,通过升级版的合作机制,方能在创新、创造价值与服务社会方面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李院长讲到,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和新出现的需求,要求我们进行新一轮的学习。纵观历史,人类文明进步从来都伴随着工程技术进步,而实际上,工程技术的进步往往会直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进入新世纪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取得了如高铁、港珠澳大桥、FAST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成就。这些工程成就对未来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院长谈到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认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为了满足需求,会有一批交通领域的重大工程和重要科技创新出现。以浙江省为例,目前正在建设的“四大”,即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都依赖于交通服务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而同济大学在交通、汽车、建设工程等领域都有着十分雄厚的科研和工程实力,双方的合作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

李院长还介绍到创新研究院作为高校智库,目前研究成果直接面向国家,现在正在推进的三个大任务包括城市地下空间安全战略问题、城市防灾减灾问题、大城市精细化运营管理问题,这些问题都体现了未来科技发展交叉性越来越强 综合性越来越突出这一特点。李院长认为未来的城市将变得智能化、精细化,而为了实现这一进步,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很艰巨,希望与在座各位一同努力,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共同进步。最后,李院长盛情邀请与会的各位领导及教师参观创新研究院,多多沟通,多多研讨。

 

此后,赵林教授代表会议承办方,对桥梁工程系进行了介绍。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是全国最早设立的桥梁学科组,历史悠久,人才培养成绩斐然,曾产生7位两院院士,现拥有11个研究室,系内研究人员及教师参加国际会议100余次,曾承办了第7届国际钝体空气动力学及应用大会(BBAA7),并与国内外其他研究所与院校成立了一系列联合实验室,在桥梁抗震、抗风、健康监测和大跨度桥梁设计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桥梁系所拥有的以TJ-3风洞为代表的风洞群,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位于嘉定的世界最大多点地震模拟震动台阵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桥梁工程系所承担的科技部973项目及一系列标志性重大工程,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赵林教授最后表示再次欢迎大家来到同济大学,希望大家多多开展交流和合作。

 

发言环节最后,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李志胜总工程师代表访问团一行作总结发言。李总表示,作为同济校友,这次回到母校受到阵容如此强大的接待,自己十分感动。同济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校,在科研和工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次交流会是在浙江省交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双方展开的一次重要的交流,希望能借此机会,推动落地一系列合作计划和项目。浙江省在十三五期间提出了万亿工程,举大力推动省内交通发展,甚至达到一年2400亿的投资力度。在这一政策推动下,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超过预期。

在目前新形势下,浙江省响应习近平要求,将建设智慧交通作为目标,要以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浙江省的交通。这一目标一方面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越来越高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要面向未来发展新型交通。在智慧交通中很重要的一块是智慧公路的建设。目前浙江省建设超级高速公路的计划,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院校企业的高度关注,这一计划的实施,对国家,人民和参与项目的企业与研究机构意义特别重大。要实现这一计划,需要与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

李总表示,作为校友,自己对回到母校感受颇深。母校的优势学科和先进研究方向,与浙江省的迫切需求与发展计划完全契合。在十三五期间,众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轨道交通、隧道、大桥等众多重大工程项目和新系统的开展,都依赖于政府与学校的深入合作。因此,希望展开一系列实质性合作,在近期内共同推进合作项目落地,加强政府与学校合作。希望以此为契机,双方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抓住发展机遇。最后,李总再次感谢了学校的热情接待,并表示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回来看看。

 

在短暂的休息之后,交流会进入汇报环节。会议首先由王昌将院长介绍了浙江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项目。六横公路大桥项目包括双屿门特大桥、青龙门特大桥等大跨度桥梁,目前项目推进重点在项目方案的比选,比选内容包括航道通航孔的设计,大跨通航孔桥梁抗风性能的研究需求等问题。

 

此后,葛耀君教授介绍了六横大桥抗风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葛耀君教授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了六横大桥6个设计方案的抗风性能对比,并表示无论最终方案如何,大桥的抗风性能都有充分的保证。

来自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马芹纲介绍了舟山港主通道桥预制化建造的进展,并介绍了省院桥隧工业化课题相关研究的进展。

 

浙江瓯越建设有限公司的代表介绍了温州交通城建工业化生产基地的规划与建设情况。

 

桥梁工程系李国平教授分析了传统预制装配桥梁的局限性,介绍了几种新型预制装配桥梁的可能性。

 

桥梁工程系石雪飞教授介绍了以芜湖全预制拼装节段梁项目为例的工程经验与新型预制桥面板的研究进展,并且简要介绍了一些基于BIM的施工技术进展。

 

温州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处郑锋利副处长介绍了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工程情况介绍,包括方案比选,设计和相关科研等。

 

之后由肖汝诚教授课题组介绍了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主桥设计中的桥塔、材料、设计参数等问题的科研进展与初步结论,并介绍了课题组针对本项目与温州瓯江北口大桥有限公司的合作历程,并为大家展望了未来研究计划。

在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研与工程汇报后,会议进入了讨论环节,苏庆田教授作为主持人。列席会议的领导、专家和负责人对纵向研究项目联合攻关,重大工程依托项目,创新行业与工程问题的技术储备与预研究,实践基地建设、联合毕业设计与校外导师、学生就业推荐与企业招聘等,企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提升与继续教育等议题进行了逐一讨论,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多项共识。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陈允法处长在会议最后进行了总结致辞。陈处长认为,今天的会议收获丰厚,从知识,研究和工程方面双方都有深入的交流。目前浙江省仍然处于一个基础设施高速建设的时期,开展和学校的合作十分必要。双方需要从研究、工程、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面而深入的合作,并且尽快推动合作项目落地。目前双方已有众多实际工程项目合作,包括本次会议提到的六横大桥,舟山港主通道桥等,希望已有合作项目的成果可以尽快完成转化,为当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