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师德师风优秀教师”----袁万城老师事迹
发布时间:2017-06-28        浏览次数:8291

                                                 

袁万城老师是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抗震研究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桥梁抗震、振动及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1980年袁万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并先后在范立础院士和项海帆院士的指导下获得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博士毕业后在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1994年冬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被批准为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并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中1995年至2000年担任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主任。

孔子云:“有教无类”意即每个人都有其天赋,只要教育得当,人人皆可成才。多年来,袁万城老师受益于他的两位院士导师在道德、人格、治学等方面对他的影响,他始终把老子“道”的智慧“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作为自己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座右铭。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袁万城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千里马,关键在于如何发挥他们自己的优势;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他尊重学生的意愿,结合学生本人的兴趣和知识结构与他们一起讨论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方向;他始终坚持“培养研究生,最重要的就是全心全意的为学生着想,怎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怎样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成长的机会,怎样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和成才”。

袁万城在为研究生授课之初,有意识地将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方法的介绍和创新思维的训练相结合。他认为,一个人治学,首先要高瞻远瞩,立志高远;其次要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坚定不移;下足功夫后,自然会豁然开朗,渐入佳境,有所创新。他的学生在这里收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和做人做事的道理。

袁万城老师在桥梁抗震理论、减隔震核心思想以及减震装置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承担完成了数十座大桥的抗震科研攻关项目,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攀登B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参与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两次修订和《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抗震部分)、建设部《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编写。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与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80多篇,获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等多个奖项。

上世纪90年代,在大跨度桥梁抗震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中,袁万城紧密结合桥梁工程建设,特别是针对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汕头海湾大桥等国内的一些特大型桥梁,自主编写了国内首部大跨桥梁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软件(NSBAP),并在上述桥梁抗震计算中得到成功应用。1993年至1994年受德国DFG资助,在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从事高强混凝土结构的延性研究。回国后,他将所学应用于桥梁墩柱的延性抗震与加固研究,成果在上海高架桥梁中得到应用,并且为后续抗震规范的修订提供了依据。此外,他还在桥梁减隔震优化设计、悬索桥反应谱分析方法、新型抗震橡胶支座的研发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硕果累累,实至名归,袁万城作为主要第二完成人完成的科研项目“大型桥梁抗震、减隔震研究”获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取得克服工作中所面临难题的法宝。经过多年的桥梁抗震研究体会,袁万城凝练出桥梁减震体系的“力与位移的合理平衡”这一核心思想,并基于此提出了弱固定式减震体系和协同式减震体系两种理念。结合桥梁结构的典型震害,顺应结构环境需求的多样性,袁万城创造性地发明了拉索减震支座,一种将抗震领域广泛使用的限位拉索与普通盆式支座/球型钢支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减隔震支座,一方面具备了滑动摩擦隔震支座的优点,另一方面弥补了纯滑动摩擦支座无限位能力的缺陷,能够避免地震中因梁体位移过大造成的落梁灾害,完美的实现了弱固定式减震体系对于“力与位移合理平衡”这一核心思想的践行。为更好的实现协同式减震体系理念,袁万城发明了一种具有良好减隔震性能且兼有板式橡胶支座构造安装方便优点的新型减隔震支座——高性能板式减震橡胶支座,能够适应上下部结构间更大的水平位移而不发生失稳或滑动破坏,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在理论分析和科学试验中都得以证实。同时,袁万城又从桥梁结构体系防灾角度提出了拉索模数伸缩缝,并积极开展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探索,将伸缩缝从一个在防灾领域没有作为的构件,提升到了兼具主动控制与防落梁、防碰撞等功能于一体的结构装置,极大丰富了伸缩缝的使用功能。

30多年来,袁万城凭着对桥梁抗震事业的满腔热情,以桥梁地震安全为己任,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展望未来,袁万城信心十足,学海无涯,真理和知识没有尽头,是科研工作者永恒泛舟的海洋,而科技创新的终极目的是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