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风采 2023 学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 韩廷枢
发布时间:2024-03-12        浏览次数:10

2022-2023学年,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经过认真评选、严格审核,共有5名桥梁系学子获评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本期推文我们将继续认识一位国奖获得者——韩廷枢,一同走进她的逐梦之路,感受榜样的力量。

01 人物简介 

韩廷枢,女,中共党员,桥梁工程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赵林教授,研究方向为桥梁风工程,主要针对大跨度桥梁涡激振动进行研究。

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后保研至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韩廷枢思想端正,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乐于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能在集体活动中主动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

02 所获荣誉

  • 2018-2019学年 学年一等奖学金

  • 2018-2019学年 中南大学优秀学生

  • 2019-2020学年 詹天佑奖学金

  • 2019-2020学年 中南大学优秀学生

  • 2020-2021学年 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 2020-2021学年 中南大学优秀学生

  • 2021-2022学年 中南大学优秀毕业生

  • 2022-2023学年 同济大学优秀学生

03 个人成长

学业与科研

韩廷枢在学习上努力进取,勤勉刻苦,并于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取得了优异成绩,所有课程均分高达89.81分。

韩廷枢在2022-2023学年作为通讯第三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JCR Q1),该文针对双开槽箱梁竖弯涡激气动力分布规律与旋涡漂移模式进行探讨;硕士至今,韩廷枢参加过多次学术会议,且均做口头报告,其中重要国际学术会议1次,国内学术会议2次。此外,她还作为试验主要完成人之一参与完成两项抗风科研项目风洞试验。

挑战

桥梁风工程研究风对桥梁结构的作用,涉及结构动力学、气象学、空气动力学、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在刚接触桥梁风工程时,韩廷枢面对充斥着陌生专有名词的文献,从未接触过的风洞试验,尚不熟悉的数据处理方法和不熟练的计算机软件,时常感到困惑和迷茫。她觉得自己已经了解的知识太少而需要掌握的知识太多,想要努力学习却又不知从何处下手。

收获

从确认保研时开始,韩廷枢便主动学习桥梁风工程相关知识。从大四上选择与未来研究方向相关的选修课,到大四下完成桥梁风工程方向的毕业论文;从大四在导师的建议下阅读和学习专业文献,到研一课余时间参与和完成多项风洞试验。得益于老师和师兄师姐的耐心教导和指点,对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了解不断增加。虽然仍时常感受到未知之广阔和自身之渺小,但也明白只要从与当前任务和目标最相关的知识学起,学以致用,边学边用,就能取得进步,不断向前。

04 经验分享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没有人可以天生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面对本科时不熟悉的科研领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早开始学习,尽快了解相关知识。主动沟通,多学多问。初学者面对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可以多向老师和师兄师姐请教,根据他们的意见更有方向地学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积极融入课题组环境,参与课题组工作,为将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积累经验。

05 学姐问答

学姐对研究生一年级同学有想说的吗?

明确自己的目标,把握自己的节奏。研究生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也都各自进入了更细分的研究领域,想要做的事和需要做的事可能各有不同。要明确自己想要做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做什么,以更适合自己的节奏行事,而不能盲目地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做好个人时间和工作规划,能做的事情比自己以为的要多。

学姐认为研究生最看重的个人品质是什么?

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在当前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为了完成任务,自己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自己目前存在哪些不足,需要学习什么,如何完成这些学习和提升。在明确了解自身状况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学习和工作计划并坚持完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进行分析和反思,不断思考和成长。

学姐可以用三个词来描绘自己的学习生活吗?

去经历,去感受,去成长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