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系列
Graduation
本期主角.方许锐
中共党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2020级博士研究生,2024年荣获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
毕业去向
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
曾获荣誉
2021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生奖学金;
2022年同济大学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
2024年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
主要事迹
科研学术
在导师陈艾荣教授和潘子超副教授的指导下,博士学位论文围绕混凝土材料在钢筋锈蚀下开裂失效这一多场耦合的问题开展研究,建立了描述混凝土材料锈裂发展全过程的相场模型,为准确预测材料和结构的长期性能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在校期间,深度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表了SCI论文7篇,EI论文1篇,软件著作权2项,参加了国际会议5次。
作为一名土木水利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非常注重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结合,依托课题组承担的横向研究课题,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上海多座大跨径桥梁的养护管理中。就读期间,在课题组内先后参与了泰州长江大桥、平塘特大桥、润扬长江大桥等一系列重大桥梁工程设计及管养相关的研究课题,极大培养和锻炼了工程实践能力。
常泰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参观
国际会议汇报
实践与社会服务
在博士研究生阶段积极参加了党支部以及院校组织的多个活动,包括党史宣传、疫情志愿者等,努力践行学校同舟共济的精神。
求职感言
我个人认为,在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找到与自身情况相匹配的工作。可以通过了解师兄师姐的就业方向和单位,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和过往经历,探索相关行业,甚至是跨行业的机会。但不能盲目跟随他人的选择,也不应过早地把自己局限在某一方向上。工作是否找到合适的,一方面取决于个人能力,另一方面也与当年的就业形势有关。此外,博士毕业时,还需要综合考虑伴侣、家庭、地域等多方面的因素。
具体到境外博后,若组内导师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能提供推荐,那是最好的;如果没有推荐,海投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只选择博后这条路,也找过其他方面的工作。所以,总的来说,最好还是多接触了解一下不同方向不同领域的工作。许多人往往到毕业时才开始了解相关单位和企业。还是要多尝试几个方向,最后综合考虑个人情况再作选择。
学术交流
毕业寄语
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拥抱自己向往的生活。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