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荆国强
发布时间:2020-03-22        浏览次数:1597

本期人物——荆国强

 

 

教育经历:

荆国强,男,1980年12月生,本硕博皆就读于同济大学。

2003年6月,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获得学士学位;

2006年6月,于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获得硕士学位;

2011年7月,于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

 

职业介绍:

目前就职单位: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技术研究所

职务:副所长(主持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人物简介:

       主要从事桥梁结构动力研究及软件开发、检测技术、振动控制技术的研发工作。参与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1项、参与3项;参与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专项1项;主持或参与中国中铁、中铁大桥局科技研发项目10余项;入选武汉市“硚口英才计划”。获发明专利10余项、著作权4项;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一等奖,获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科技奖项2项,获中国中铁、中铁大桥局等科技进步奖10余项。

 

同济生涯感悟:

       心怀憧憬,懵懂无知,这是我第一次踏进同济大学校园的感觉。对即将学习的专业不甚了解,将来的就业就更是不曾考虑。在课堂上、在报道中、在他人羡慕的言辞中,逐渐了解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国内外的地位,这要感谢那些专业精深、成果满天下的校友们,是他们撑起了同济土木的声誉。我们为此感到自豪,同时也应该弘扬“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努力学习、踏实工作,共同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声誉。

       在10余年的本硕博求学过程中,有努力上进的主旋律,也有颓废堕落的小插曲,所有的这一切对日后的工作都产生着影响。

 

寄语青年学子:

       对于在校求学的青年学子来说,如果想在本专业领域中有一番作为,成为一流的工程师,甚或以设计大师、院士为目标,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事情:

       1. 扎实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工作以后,你会发现在学校学习的知识80%都没有用。”对于这样的言论,认真你就输了。土木工程专业对于知识的系统性、专业性要求很高,尤其是数学和力学,基本概念不清晰,很有可能让你在面试环节错失心仪的公司,在工作中出现低级错误影响个人发展。即便只用到20%,也要100%的知识做基础,你才能够得心应手,况且你也不清楚到底哪个20%是有用的。

       2. 重视生产实践活动。土木工程专业属于跟工程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工科专业,在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必须加强实践才能提升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学校安排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目的便在于此。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能走马观花、到此一游、拍照留念了事,应该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善于发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除此之外,也可以联系心仪的企业,积极参加工作实习,了解企业、体验工作氛围,有助于改进学习、明晰就业选择。

       3. 注重培养学习工作能力。工作以后,必然需要学习很多东西。专业知识的拓展、工作流程的掌握、质量安全知识、协同办公等等,每一位职场人士必然会面对,只有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坚持终身学习才能持续增强自己竞争力。除了专业技术能力外,需要注重提高沟通力、执行力、自我管理等能力。良好的沟通力在团队合作、跨部门协作、工作汇报、成果展示等场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善沟通有可能成为职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卓越的执行力是提高工作效率、挑战不可能、突破创新、成为专家的必要条件。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压力疏解、职业规划等,对个人职业生涯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在校学习期间是自我提升的黄金时期,能够心无旁骛,可塑空间无限。此时播下的种子,在不经意间就可能结出意想不到的硕果。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多年以后回望,希望大家都能够拥有一个无悔的青春。

 

 

 

供稿 | 荆国强

编辑 | 温信根

审核 | 张宗斌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